【聖經文化百寶箱】專欄14
會幕(中)
摘錄自哈傑夫(Jeffrey J. Harrison)牧師即將出版《聖經的偉大發現(暫譯)》一書,經同意發表。
香壇
在聖所和至聖所中間,就在幔子外有一個香壇 (出 30:1),這也是用皂莢木做的,用金包裹,壇的四方有「角」(出 30:2-3)。多年來,沒有人知道這些角長什麼樣,所以在許多古老的圖畫中,它們看起來像是從壇的角落伸出像是動物的角,但後來考古學家開始在以色列發現古代祭壇,現在我們知道這些角其實是壇四方上的凸出部分,其內部是彎曲的。
一天兩次,祭司會在壇上鋪上燒熱的炭和磨成粉的香料,使燻香的一縷雲煙上升,越過帷幕進入至聖所,象徵著禱告上達天聽,如同詩篇所說:「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面前!願我舉手祈求,如獻晚祭!」(詩 141:2)。這也是耶穌所描述讓禱告升到「在暗中」的父面前的畫面 (太6:6)。
陳設餅
在聖所北面有一張通常被翻譯為「陳設餅的桌子」(出 25:23- 24,29-30、利 24:5-9)。在最初的希伯來文中,它被稱為「面[或同在]餅」;換句話說,就是擺在神面前或同在的餅。12塊餅不間斷地被擺放在這張桌子上,並一周一次在安息日由祭司取下並吃掉時更換一次。會幕的一個神蹟之一是,雖然餅在那裡放了整整一個星期,卻從來沒有發霉過。
但神怎麼會有臉?基督徒明白神的臉對我們而言--是祂與我們同在--也就是耶穌的臉。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中所說的:「叫我們得知 [啟示]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。」(林後 4:6) 或就像耶穌自己說的:「人看見了我,就是看見了父;」(約 14:9) 我們在耶穌裡看見了神。
耶穌也是來自天上的糧,祂說:「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,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……我就是生命的糧。」(約 6:32-35) 耶穌對我們而言就是同在的餅,這是基督教聖餐的意義,當我們吃餅並喝杯來記念耶穌,是我們與神的約的象徵,也記念耶穌最後的晚餐。這十二塊餅,也使我們想起那夜與耶穌同在的十二位門徒,以及透過他們所傳給我們的祂的教導。
在聖所和至聖所中間,就在幔子外有一個香壇 (出 30:1),這也是用皂莢木做的,用金包裹,壇的四方有「角」(出 30:2-3)。多年來,沒有人知道這些角長什麼樣,所以在許多古老的圖畫中,它們看起來像是從壇的角落伸出像是動物的角,但後來考古學家開始在以色列發現古代祭壇,現在我們知道這些角其實是壇四方上的凸出部分,其內部是彎曲的。
一天兩次,祭司會在壇上鋪上燒熱的炭和磨成粉的香料,使燻香的一縷雲煙上升,越過帷幕進入至聖所,象徵著禱告上達天聽,如同詩篇所說:「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面前!願我舉手祈求,如獻晚祭!」(詩 141:2)。這也是耶穌所描述讓禱告升到「在暗中」的父面前的畫面 (太6:6)。
陳設餅
在聖所北面有一張通常被翻譯為「陳設餅的桌子」(出 25:23- 24,29-30、利 24:5-9)。在最初的希伯來文中,它被稱為「面[或同在]餅」;換句話說,就是擺在神面前或同在的餅。12塊餅不間斷地被擺放在這張桌子上,並一周一次在安息日由祭司取下並吃掉時更換一次。會幕的一個神蹟之一是,雖然餅在那裡放了整整一個星期,卻從來沒有發霉過。
但神怎麼會有臉?基督徒明白神的臉對我們而言--是祂與我們同在--也就是耶穌的臉。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中所說的:「叫我們得知 [啟示]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。」(林後 4:6) 或就像耶穌自己說的:「人看見了我,就是看見了父;」(約 14:9) 我們在耶穌裡看見了神。
耶穌也是來自天上的糧,祂說:「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,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……我就是生命的糧。」(約 6:32-35) 耶穌對我們而言就是同在的餅,這是基督教聖餐的意義,當我們吃餅並喝杯來記念耶穌,是我們與神的約的象徵,也記念耶穌最後的晚餐。這十二塊餅,也使我們想起那夜與耶穌同在的十二位門徒,以及透過他們所傳給我們的祂的教導。
|
燈臺
在聖所的南邊是一座有著七個枝子的燈臺 (出 25:31-32, 37-40)。我們可以從在耶穌時代聖殿裡的一幅石雕得知它的樣貌 (見圖)。它是由在今天價值近200萬美元或約6000萬新臺幣、大約75磅 (35公斤) 的純金製成 (出 25:39)。摩西從哪裡得到這些金子?以色列人在離開埃及前,從埃及人那裡所得到的為奴的工價 (出 3:22, 11:2, 12:35)。 燈臺每個分支的頂部是一盞油燈,就像人們在家裡用的那種 (如圖) 。然而,燈臺上的油燈是精金做的,每盞燈只能裝燃燒幾個小時的油,所以每隔幾個小時就需要照料一次。這是為什麼,在早晨以及再一次地在傍晚,在每日獻祭時,會有一位祭司添上新油、修剪或更換燈芯。 燈臺的設計很像長在西奈山上為數不多的植物之一--摩利亞 (如圖)。唇形科的一員,鼠尾草屬,巴勒斯坦鼠尾草(Salvia palaestina) 和其他鼠尾草種植物。其枝子直接由莖幹杈出並向上彎曲,就像會幕的燈臺。事實上,摩利亞枝頭上的花蕾在含苞未放時,會因其芳香的精油而閃爍發光,像極了一盞盞裝滿了油的油燈。 什麼能讓燈臺一直亮著?答案是油,在聖經中象徵著聖靈,就像燈盞中燃燒的火焰 (亞 4:2-6)。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耶穌十個童女的比喻,五個沒有預備夠用的油來讓燈持續不滅 (太 25:1-9)。這很容易理解,因為這些燈都很小,很容易地就可以置於手掌之中,因此,這些燈需要持續的關注,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在路加福音警告我們「燈也要點著,」 (路12:35) 換句話說,我們需要花時間和注意力來維持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的同在。 所以在會幕裡有一個美麗的三位一體的形象:首先是隱藏在幔子後面的父,以約櫃為象徵;但這位隱藏的父透過子來觸碰我們,祂啟示了神的臉和同在,並以陳設餅為象徵;子也透過聖靈來觸碰我們,向信的人照明神的同在,並以燈臺為象徵。 |
祭壇
進入會幕,你必須經過就在帳幕外門口的祭壇 (出27:1-2)。它比會幕裡其他的擺設都還要大,長 5肘 (2.3公尺、7.5英尺),寬 5肘 (2.3公尺,7.5英尺),高 3肘 (1.4公尺,4.5英尺)。每早晨,在任何祭司被允許進入會幕前,都要在這裡獻祭--獻上每天第一次的燔祭。每天第二次的燔祭,通常被翻譯為「晚祭」,實際上是在下午所獻的祭。這些每天當獻的祭的意義是什麼?只有透過流血才能親近神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是罪人,而罪的刑罰是死 (羅 6:23)。但因著祂的憐憫,神決定接受我們的罪的替代品。在《舊約》中,這個替代品是動物,在《新約》,則是神自己的兒子耶穌,因祂的死,我們得以再次親近神。 祭壇是用皂莢木做的,用銅包裹,它一樣有「四角」,就像我們在香壇上看到的角一樣,只是更大 (如圖)。 在摩西時代以前,所有的獻祭,譬如諾亞或亞伯拉罕,都是感謝祭或平安祭,但在律法頒布後,開始有了贖罪祭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?因為在這之前,百姓並不知道所有神認為是罪的事情。例如,亞伯拉罕並不知道獻其兒子以撒為祭有任何不對,直到神向他指明一個更好的方法 (創 22:13)。 |
在雅各娶了利亞和拉結時,他並不知道同時娶兩個姐妹是不對的 (利 18:18)。他瑪不知道與她公公猶大發生關係是錯的 (創 38:18、利 18:15)。他們不知道這些事,因為神還沒有啟示祂的律法,但當摩西的律法頒布後,以色列人不僅從神那裡得到比起以前更大的應許,在神面前也有了更大的責任。他們也開始向神獻上贖罪祭。
獻祭時,百姓把祭牲帶到會幕的外院交給祭司,他們會在這裡按手在祭牲身上並認他們的罪 (利 1:4;3:2, 8、5:5-6 等),然後獻祭的人拿一把刀把動物宰了,祭司則用一個金碗接住血,然後根據所獻的祭的不同,把血倒出或灑在祭壇上。而罪在血碰到祭壇時就得以被贖。
很重要、需要記住的是,為罪獻上的祭只適用於誤犯或不知道下所犯的罪。如果你是故意犯的,它會被認為是「舉起手的罪」,這是沒有祭可以獻的,如民數記所記:「但那擅敢行事的 [the soul that does (a sin) with an uplifted hand,凡舉手犯舉的,即知道下或故意犯的罪],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的,他褻瀆了耶和華,必從民中剪除。 」(民 15:30-31)《新約》中也教導了同樣的想法:「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,若故意犯罪,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;」(來 10:26) 這種故意犯的罪就是約翰一書提到的「有至於死的罪」(約一 5:16)。
獻祭時,百姓把祭牲帶到會幕的外院交給祭司,他們會在這裡按手在祭牲身上並認他們的罪 (利 1:4;3:2, 8、5:5-6 等),然後獻祭的人拿一把刀把動物宰了,祭司則用一個金碗接住血,然後根據所獻的祭的不同,把血倒出或灑在祭壇上。而罪在血碰到祭壇時就得以被贖。
很重要、需要記住的是,為罪獻上的祭只適用於誤犯或不知道下所犯的罪。如果你是故意犯的,它會被認為是「舉起手的罪」,這是沒有祭可以獻的,如民數記所記:「但那擅敢行事的 [the soul that does (a sin) with an uplifted hand,凡舉手犯舉的,即知道下或故意犯的罪],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的,他褻瀆了耶和華,必從民中剪除。 」(民 15:30-31)《新約》中也教導了同樣的想法:「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,若故意犯罪,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;」(來 10:26) 這種故意犯的罪就是約翰一書提到的「有至於死的罪」(約一 5:16)。
【作者簡介】
哈傑夫(JEFFREY J. HARRISON)
現任:台中嶄新教會(New Church)牧師,「直到地極」事工創辦人。
經歷:傑夫牧師與以色列淵源深厚,曾於耶路撒冷聖地學院(The Institute of Holy Land Studies,現耶路撒冷大學學院 Jerusalem University College)攻讀博士,師事以色列考古學家隆尼萊克(Ronnie Reich)、加比巴爾契(Gabriel Barkay)等知名猶太教與基督教學者。1999年成立「直到地極事工」,致力於闡明並教導基督信仰中的猶太根源,藉此深化信仰根基。2007年,傑夫牧師來到台灣,定居台中。2014年成立嶄新教會迄今。
|